配资炒股入门 揭秘拼多多医药:10余人团队,约600亿GMV,3年能超京东健康?
申万菱信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成立于2022年12月13日,截至2024年9月6日,其今年来收益率为1.27%,成立来收益率为3.60%配资炒股入门,累计净值为1.0360元。
申万菱信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成立于2022-12-13,截至2024年09月09日,其今年来收益率为1.27%,累计净值为1.036元。
在中国的医药电商领域,作为上市公司,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披露的数据较为详细,而拼多多的医药业务却一直在水面下低调运行。在每年数十场的大型医药类展会上,也几乎看不到拼多多的任何身影。
据《健闻咨询》访谈了解到,拼多多的医药团队常年维持在10余人左右,少的时候只有4-5人,多的时候也没超过15人。而相比之下,在2024年,京东健康有3118位员工,阿里健康有1435位员工。
但是,拼多多医药的这“10人团队”,却在2023年实现了约500亿-600亿元GMV,并且保持了约30%-50%的强劲增速。而相比之下,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的增速早已回落,营收与净利润等关键指标的同比增速皆回落到个位数。
在中国的医药电商市场,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拼多多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在B2C市场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一位资深医药电商人士告诉《健闻咨询》,据他估计,按照这种增长惯性,拼多多医药超过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是迟早的事,大概在3年左右。
对于是否能超越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对于拼多多医药来说,这并不重要。因为在拼多多集团内部,医药这个品类的规模和价值都比较低,看起来就像一块“无心插柳”的业务。
自2018年拼多多成立医药电商品类以来,成立之初,拼多多内部对其的期待是为平台正名,以医药产品的严肃性为平台背书,洗刷掉从前“假货云集”的标签。对于医药电商品类增长速度、业务规模乃至利润情况,集团层面都未曾有过太高的期待。
一位接近拼多多的行业人士向《健闻咨询》透露,拼多多医药电商业务的底子已经打好,目前国内八成以上的连锁药店品牌都已经入驻平台,下一阶段的重点则是要将更多的拼多多用户转化为医药电商品类用户。
更为核心的是,如果拼多多管理层觉察到了医药品类的重要性,向其投射更多注意力,向其投入更多资源和扶持,那么拼多多医药将在多少时间内改写行业格局?
在水面下低调崛起
2018年赴美上市之后,为了吸引更多一二线城市客户,拼多多开始尝试引入各个产品类目的头部品牌。
与此同时,医药品类也悄然成立。拼多多对医药行业寄于厚望,却并不是期待这个行业带来的营收和利润,而是希望通过做好医药这个国家强监管的严肃行业,向外界证明拼多多仍有一块净土,再尝试将医药品类的业务模式复制到其他行业,走品牌上行的路线。
这是拼多多在平台口碑不好之时的一次尝试,有拼多多员工回忆称,“口碑已经这么差了,不论往哪个方向做都是好的。”
和其他品类一样,医药品类也从TOP100的药店品牌开始拉起,只为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小连锁和小单体。
碰壁是在所难免的,一方面,拼多多成立之初的负面形象让品牌方顾虑重重不愿入驻,尤其是更具严肃性的医药行业,阿斯利康更等部分品牌至今仍未入驻;另一方面,拼多多的迅速崛起也让竞争对手察觉到威胁,不惜以“二选一”的垄断行为阻止品牌入驻拼多多。
在医药品类成立之初的两年,拼多多最先邀请头部连锁药店入驻,再借连锁药店的合作机会吸引品牌方,最后相继攻克小连锁与单体药店。
于商家而言,拼多多也有着其他平台所不具有的优势条件。
在拼多多创建医药品类的2018年,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医药电商业务已经相对成熟,较早入场的商家占据先发优势,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而落后的商家很难在已经形成规模的平台环境中反超前者,于是便尝试进入拼多多这个仍旧空白的新平台,寻求新的机会。
拼多多极低的入驻门槛则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只需缴纳1000元保证金。对商家来说,即便在拼多多的平台上做不起来,店铺损失也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相比之下,京东健康、阿里健康高达3万元、10万元的保证金拦住了许多小型的单体药店入驻的脚步,拼多多将这部分商家也收入囊中。
由于客户群体与平台生态差异较大,商家入驻拼多多后的打法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也完全不同,商家不能直接复制在其他平台上摸索出的策略,而是要重新探索适用于拼多多平台的方法。
在成立早期,拼多多的医药电商团队一面招揽商家,一面引导入驻的商家寻找更受拼多多用户欢迎的药品品类及营销方式。
原拼多多医药健康行业负责人郭明曾在一次公开视频直播中举过一个例子,一家连锁药房在入驻拼多多前,已经入驻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一款叫做酵母片的产品在这两个平台上迟迟卖不动,该药房便将产品上架到拼多多的店铺中,一天销售超5000单,仅仅两天就清完了库存。
这是平台用户群体差异带来的特殊销售场景,酵母片这类价格低廉的药品已经消失在大部分药品销售场景中,但对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它们仍是更符合个人消费习惯与经济情况的首选。
除了用户消费习惯差异外,拼多多平台的内部逻辑也与京东、阿里大不相同,这一点,郭明在上述视频直播中曾有过介绍,“京东和阿里是人找货的商品逻辑,只要把搜索结果的前几位占住了,那么你的生意基本就是稳定的,好处是转化率比较高,缺点是流量场景比较窄。拼多多正好相反,是货找人的逻辑,搜索结果只占了不到40%的流量。”
拼多多的流量逻辑是去中心化的,搜索和首页瀑布流并非其核心的流量场景,而是在平台内部设置了百亿补贴、万人团等场景,流量分布在这些场不同场景之中。
这也为医药电商团队的“人群染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入驻拼多多医药板块的商家数量逐渐增多,招商工作告一段落,团队的主要精力便转移到“人群染色”工作上。人群染色,简单来说就是将拼多多平台的客户群体转化为医药板块的客户,在拼多多目前的10亿年活用户中,只有不到1%是医药品类的用户。
相比于京东、阿里商家看中的搜索排名,拼多多内部的资源位就是百亿补贴、万人团等场景内的商品坑位,分配给不同品类的商家。
一位接近拼多多的从业者透露,资源位的分配决策掌握在医疗团队手中,原则上会参照GMV等数据进行分配,但一般不会给自带流量的头部商家,而是会选择有潜力成长为头部的腰部商家。
由于拼多多的医药品类规模不大,团队也仅有十人左右,能够从平台内部拿到的资源位并不算多。
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称,拼多多目前已经将医药品类基本搭建完毕,商家数量也已经足够,“下一阶段医药团队更侧重的是在后端为商家搞资源的能力。”
2023年,拼多多医药电商GMV增速超30%,相较于往年有所下降,但“人群染色”和用户拓展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拼多多的医药电商已经到了向内寻求机会的时刻。
更低廉的价格与更极致的人效
以低价著称的拼多多,进入医药电商领域后依旧保持着价格上的极大优势,在医药电商领域价格战越发激烈的当下,拼多多提供给消费者的价格也低廉到让其他平台和商家头疼。
针对最初开放的OTC药品,拼多多仅收取千分之六的通道费用,处方药则多加2.5%的佣金。相比之下,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向商家收取的佣金分别为7%和3.5%。商户的佣金比例带来的成本差距,最终也成为拼多多的低价优势之一。
仅仅几年时间,医药电商行业的毛利率就从15%被压缩到10%左右,净利润仅有3%-5%。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家还能否通过电商平台赚钱?是否还有入驻电商平台的动力?
一位从事医药流通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刘宁(化名)向《健闻咨询》解释,对连锁药房来说,电商平台是很好的提升GMV的途径,连锁药房通过做大GMV规模,未来或许可以在并购市场向资本方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对于单体药店而言,电商平台的交易纵使不赚钱,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扩大药店的销售量,打破线下3.5公里的销售围栏,从而在供应链上多拿“大货”,降低进货价格,“线上跑量,线下赚钱”。
扩张至今,拼多多拼台内入驻的连锁药店已超过4000家,GMV规模约600亿元,成为B2C医药电商领域仅次于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市场占有率第三名。而除去平台方面提供的基础服务与资源扶持外,交出这份成绩单的拼多多医药团队仅有10人左右。
根据2024年公布的财报数据,京东健康员工规模3118人、阿里健康1435人,相较于拼多多医药团队已经是数百倍的规模。
在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庞大的员工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支撑其自营药房业务的运转,自营药房也贡献了它们营收中的绝大部分——2023年度京东健康自营商品销售收入45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85.4%;阿里健康为23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87.8%。
不做自营业务是拼多多能够维持如此精简的医药团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一位从业者透露,在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内部,仅仅负责B2C业务的团队也有几百上千人,远远大过拼多多的团队规模。
近十年来,京东、阿里在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布局全面而深入,很早便从医药电商业务拓展至互联网诊疗等业务,前阿里健康总裁朱顺炎曾表示阿里健康希望自己成为“照顾你和家人健康的‘行家里手’”,成为“人们身边的医生朋友”;京东健康CEO金恩林也曾表示要啃下医疗服务这块“硬骨头”。
但拼多多对医疗领域的规划则简单得多,拼多多内部对于医药电商品类增长速度、业务规模乃至利润,公司层面都未曾有过太高的期待。
即便是支撑了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绝大部分营收的自营药房业务,拼多多也似乎并不感兴趣。拼多多也曾短暂尝试过B2B医药电商业务,但受限于产业链条的较大区别以及人力紧缺,并未长期投入下去。
除了持续增长的GMV数据,涉足医疗领域的拼多多仿佛没有任何想法。
医药流通领域资深从业者丁元(化名)曾与拼多多团队有过接触,从他的角度来看,拼多多医药团队当下唯一的任务似乎只是维持医药品类的发展,也从未对外透露过其他长期规划,更没有像京东、阿里一样将医疗业务分拆独立的计划,“以拼多多医药团队目前十来个人的规模,也只具备管好这个品类的精力。”
医药电商的未来
时至今日,拼多多这支成立六年的医药团队在行业里依旧是十分神秘的存在。
丁元告诉《健闻咨询》,最近三四年以来,在医药电商行业交流的各类会议上几乎都没再见过拼多多的身影,拼多多与行业的交流比医疗团队成立之初更少了。
而拼多多集团的管理层,在对外所有的公开会议或者访谈中,也从未提过医药品类。拼多多医药,或许是在被“雪藏”,更或许是从未进入过管理层视野。
回归到医药行业,再来看拼多多医药的当下,在悄然的高速增长外,拼多多医药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平台们开始放弃价格竞争,回归价值竞争。”持续关注医药电商产业的从业者薛洋分析称,拼多多内部相对野蛮的生态终究会拖累平台的发展,“几个电商平台之中,厂家们意见最大的就是拼多多,正规经营的药店在拼多多会束手束脚,反而越不遵守规则的药店发展得越好。”薛洋透露,部分单体药店中甚至出现过回流药品。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的环境相对规范,但也并非全然无忧,平台自营药房对商家而言也是很大的竞争,平台会将大部分流量导向自营店铺。
近两年来,在行业里深耕多年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都已相继实现盈利,两家企业也都向B2B、互联网医疗、保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探索,支撑它们最核心的业务也仍然还是B2C。另外,随着美团、抖音等新势力的崛起,医药电商行业未来肯定将陷入更激烈的竞争中。
如果拼多多尽早“发现”了自己,会不会将快速改写医药电商的行业格局?
举报 文章作者健闻咨询
相关阅读 如何用430亿撬动5000亿?六大平台双11策略分析双11是百亿撬千亿的超级算数模型
28 10-14 10:05 当“仅退款”维权成为一门生意“仅退款”失控了吗?
624 10-09 16:30 滚动更新丨道指涨幅扩大至1%;甲骨文涨超7%美股延续涨势;Adobe股价跌至一个月来的低点,现跌10.2%;美股黄金股普涨。
101 09-13 20:47 京东宣布再次启动加薪,零售集团和职能体系将用两年时间实现20薪京东宣布,继2024年初和年中连续三轮加薪之后,再次启动加薪
10 638 09-13 10:44 一财社论:企业微观体感是善治的行动指南这些微观企业向市场分享其对经营和未来经济的感知配资炒股入门,这可看作是与市场有效沟通的可信方式。
133 08-29 22:2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